伴随着近日酷暑的到来,似火的骄阳总算为持续数十日的大雨画上了句号。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总免不了怨声载道,或是衔恨自己洗的衣服晒不干;或是懊悔没能在雨季到来之前去进行个短途游。但受到暴雨影响的显然不只是人类而已——那些原本含苞欲放,准备在夏天与太阳一决明艳的花朵被毫不留情地打了个七零八落;本该在道路两旁遮盖烈日的树叶也洒洒洋洋地落了一地;一些喜旱、不耐湿的植物更是因烂了根而抱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植物的离去,人们往往是熟视无睹,只等着勤劳的道路清洁工们将它们悄无声息地收集起来,再和残羹剩饭、果皮纸屑一起送入垃圾处理厂焚烧或者填埋。出于方便考虑,这也许是个最优解。但对于这些不可知、也不会知自己“身后事”的植物来讲,他们或许还有个更好的去处。
对于落花的处理方法,古人早已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答案——“葬花”: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些传唱已久的诗词曲赋里,“葬花”似乎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植物处置方式变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如果说《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是借此来表达流水知音、怜花惜人的少女哀思;那《已亥杂诗》则是将它用于表达无论自己身处何地、身在何位,都立志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腔热血。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身处二十一世纪快节奏的今天,我们哪里还有伤花惜叶的闲暇。更何况,现如今的“葬花”,在经过收集、堆肥、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后,曾经风花雪月的诗意所剩下的也早已是寥寥无几了。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葬花”,究竟还有必要么?当然是有的。
首先,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样的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焚烧、填埋比起来都是有着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的——植物虽然不是什么有毒或是重金属物质,但在焚烧的过程中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这些气体如果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又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行人、行车视线,引发交通事故。而如果是简单粗暴地和其他生活湿垃圾一起作填埋处理,一是会加重垃圾填埋厂的负担,使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不足问题雪上加霜;二是因为垃圾填埋厂周围往往是“寸草不生”,植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只能白白被浪费掉。而使用堆肥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则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减少了无机肥料的使用,避免了土壤酸性变化、板结、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而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难道“葬花”会因多了一道堆肥处理的工序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了吗?通过新时代的“葬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变废为宝的理念,一种减少污染的方式,一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之道。黛玉一个人的忧愁尚且可以打动古往今来成千上万人为她落泪;堆肥这样有利于全球数十亿人乃至他们子孙后代的一个大事业又怎能说是“没有内涵”呢?
古人葬花,为的是一缕或忧愁、或热血的思绪,造就的是一部或婉约、或豪放的文学作品;今人葬花,为的是一种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生态理念,造就的是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地球。
我们葬下一片花瓣,等待那里生长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