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与2021交界的日子,气温也像是受了感应般忽升忽降,周末和煦的阳光洒下的温度尚未完全退散,淅淅沥沥的冬雨又带着新一轮寒潮潸然而至。在这样一个阴晴不定、冷暖交替的日子里,我们风雨无阻地来到了阔别一月有余的罗店中心校,开展了新一轮的生态知识科普活动——垃圾分类课程。

下课铃的余音还尚未散去,有些心急的同学们便已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教室。一进门,“垃圾去哪了?”的标题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垃圾去哪了?当然是垃圾桶里啦。”、“不对,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可以交给卖废品的叔叔阿姨换钱!”……虽然还未到上课的时候,但进入教室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热切的讨论,沉浸在了欢快的氛围中。

随着上课铃的敲响,方才七嘴八舌的讨论也是告一段落。课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为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讲师展示了一系列切合主题的图片——随意堆放在道路上,公园里,甚至沙滩上和海里的垃圾,并且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图上乱扔垃圾的行为好不好?为什么?”小朋友们也是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不仅清晰地认识到了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好的,同时也给出了俏皮又合理的解释:“地上的西瓜皮,可滑啦,踩上去会摔跤的。”、“路面这么多废纸,风一吹,就全部飞上了天,司机还怎么看路呀。”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回答中,孩子们成功燃起了对于“垃圾分类”的好奇心。

第二、三个部分分别是对于不同种类垃圾的介绍和垃圾处理方式的科普。

首先是垃圾的分类,讲师用一组图片来引导大家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同时还准备了一道连线题来检验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第三阶段,讲师用了另一个疑问作为讲解的开始:“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去了哪呢?”。

“垃圾桶!”有的同学抢先给出了回答。而讲师也借此机会将问题延伸开来:“垃圾桶里的垃圾是不会凭空消失的?那么垃圾桶里的垃圾又会去哪呢?”——引出了几种垃圾常见的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制造沼气和专业处理。小听众们也是十分配合讲师的讲解,同时还时不时地举手提出一些有趣的疑问或是自己的看法。

最后的拓展环节,讲师邀请大家来说说生活中变废为宝的好创意。“废旧饮料瓶拿来浇水”、“奶粉盒做笔筒”……妙趣横生的创意理念不仅承载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垃圾分类和变废为宝的高度热情。

一堂简简单单的垃圾分类讲座,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垃圾分类的方法,同时还使他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培养了变废为宝的思维模式。希望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和理念传播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