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距离台风“烟花”在上海登陆已是三周前的过去式了,但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对狂风暴雨的恐惧,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日里,看到上海浦东气象局所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的市民们仍是心有余悸地准备好了物资、加固好了门窗。好在这次的暴雨远没有台风时来的强烈,未给城市和居民们带来重大的损失。

提到这里,我想向读者们抛出一个小提问:根据黄色预警的标准,本周末浦东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累积降水量已达80毫米以上,在台风“烟花”肆虐期间,上海部分地区降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600毫米,那么在这样巨大的数字面前,上海、以及其他和上海遭遇类似情况的地区,是如何保持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如此大量的积水,避免它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呢?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海绵城市,相信大家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于刚刚的问题也能所有启发。

通俗一点来说,海绵城市,“人”如其名,是要将城市建设为像海绵一样,兼具“吸水”,在下雨时可以雨水进行吸收、净化及储存;和“放水”,在干旱季节时将储蓄的水加以利用这两种功能,对于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存在。根据海绵城市的定义,它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要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二是要实现中小降雨100%的自然积存及净化;三是规划城市建设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

相较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而言,海绵城市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在“水”上大做文章,保持地表径流量处于一个稳定不变的水准。为了达成这一点,不仅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的水生态,同时还要对已经遭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这也是我们易盒生态正在不断为之而努力的。当一座城市拥有了足够的种植地和自然水域面积时,面临同样的降雨量,传统模式建设的城市的雨水除了少量的自然下渗及蒸发(腾)以外,超过80%的水量都要做排放处理,显然会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形成不小的挑战,而海绵城市则可以利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进行下渗减排,同时池塘、湿地也对雨水起到了集蓄利用的效果,加上蒸发(腾)效果,最终需要排放的水量将小于总量的40%。

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上海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也是十分重视的,在2018年,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将位于上海各地的16片重点建设区域选做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地区。

听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上海注重海绵城市的建设,为什么在台风暴雨期间,路面上仍是避免不了“水漫金山”呢?”,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两点,一是海绵城市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无论是雨水在土壤中的下渗还是通过种植地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蒸发,这都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虽然名叫“海绵城市”,但要求它可以像厨房的海绵那样在几分钟内完成“吸水——排水”的过程,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二是当面临极端天气时,海绵城市的蓄水量也会达到峰值——就如同桌面上洒了一杯水,我们可以用海绵把它吸收干净,但假如将一块小小的海绵丢入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乃至一个浴缸里时,它就会有些“力不从心”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否真的有意义,有效果,应当对比的是在同样降水量,同样的情况下,传统模式建设的城市与海绵城市的排水量和需要回归正常运行状态所耗费的时间。

最后,回到我们身边来。刚刚所说的排水量或许距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但海绵城市的建设能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增益也是有目共睹的:从观赏角度来讲,城市绿地和生态湿地的开发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供市民们在闲暇时刻游玩放松,带来视觉、听觉、嗅觉多方面的享受;从经济角度来讲,建设在小区内的生态种植园和生态池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水的使用,节约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从出行角度来讲,在降雨,尤其是暴雨过后,海绵城市可以更快地处理地面的积水,同时对雨水起到净化效果,避免“返潮”等现象造成的异味问题。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有关海绵城市的内容还有很多,海绵城市的建设之路也还有很长。在未来,我们易盒生态也将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城市生态的修复及打造中,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